大連廣泰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先生
電話 :13998551313
Q Q :1109667962
郵箱 :1109667962@qq.com
郵編 :116031
網址 :www.sb5506.com
地址 :遼寧省大連市甘井子區匯利街69號23層9號
大連園林植物生存條件
植物必須依賴環境而生存,在其個體發育的全過程中,需要源源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獵取所必須的物質和能量,不斷建造自己的軀體,同時又將其代謝產物排放到環境中去,通過這種關系維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動和種群的繁衍。
1、溫度對植物生長的作用
溫度因子是植物生存和進行各種生理活動的必要條件。因此,溫度的變化對植物的各個生長發育和分布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植物的生長和發育都要求一定的溫度范圍,而且在這個范圍內,各種溫度對植物是不同的。我們通常所講的溫度三基點指某一個生長發育過程所需要的最低溫度、最適溫度和不能超過的最高溫度。在最適溫度范圍內,植物各種生理活動進行旺盛,植物生長發育最好。隨著溫度的升高或降低,植物的生命活動減弱,生長發育減慢;超過植物所能忍受的最低和最高溫度點,植物的生命活動將遭到破壞,引起植物生長不良,甚至死亡。所以說溫度與植物的生命活動密切相關,是重要的生態因子之一。
(1)植物生長的適宜溫度
植物的生長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的。不同種類植物生長所要求的范圍有時相差很大。在其它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生長在極區的高山植物可在零攝氏度或零攝氏度以下生長,最適溫度一般很少超過十攝氏度。大部分原產溫帶的植物在五攝氏度以上開始生長,最適生長溫度在二十五攝氏度至三十五攝氏度,最高生長溫度在三十五攝氏度至四十攝氏度。大多數熱帶和亞熱帶植物的生長溫度范圍更加偏高一些,通常最適生長溫度在三十至三十五攝氏度最高生長溫度為四十五攝氏度,一般在零攝氏度至三十五攝氏度的溫度范圍內,溫度升高,生長加快,生長季延長,溫度下降,生長減慢,生長季縮短。其原因是,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溫度上升,細胞膜透性增強,樹木生長時必須的二氧化碳、鹽類的吸收增加,同時光合作用增強,蒸騰作用加快,酶的活動加速,促進了細胞的延長和分裂,從而加快了樹木的生長速度。
(2)植物生長的溫度三基點
植物各項生理活動都有一定的溫度范圍,通常用溫度三基點即最低溫度、最適溫度和最高溫度來說明其關系。最低溫度是指某一生理過程開始時的溫度;最適溫度是指該生理過程最旺盛時的溫度;最高溫度是指某一生理過程停止時的溫度。植物的生長也有溫度三基點,一般陸生植物在零下五攝氏度至五十五攝氏度能維持生命,但只有在五攝氏度至四十攝氏度才能正常生長,在零攝氏度至三十攝氏度的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增加,生長加快。
(3)溫周期現象
在自然界,溫度隨晝夜和季節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稱節律性變溫,生物由于長期適應這種溫度的周期性變化,使這種節律性變溫成為一些生物生長發育所不可缺少的。生物適應于溫度的晝夜變化的現象稱為溫周期現象。晝夜溫差大對植物生長有利,是因為白天溫度高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多,夜間適當低溫使呼吸作用減弱,消耗的有機物質減少,使得植物凈積累的有機物增多。光合作用凈積累的有機物越多,對花芽形成越有利,開花就越多。
(4)耐寒植物、喜溫植物、中庸植物
由于不同氣候帶,氣溫相差大,植物的耐寒力也各不相同,通常以植物耐寒力的大小,將植物分為以下三類:
一耐寒植物:此類植物有較強的耐寒力,對熱量不可求。如牡丹、芍藥、落葉松、紅松、山楊等。
二喜溫植物:多原產于熱帶及亞熱帶,在生長期間要求高溫,耐寒性差。如柑橘、榕樹、樟樹等。
三中庸植物:多原產于溫帶較暖處,對熱量要求和耐寒性介于耐寒植物和喜溫植物之間,可在比較大的溫度范圍內生長。如松、楊、杜鵑花等。